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7月21日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,“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,走向更辉煌的未来,就要在爱国、创新、诚信、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,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。”无论是企业家队伍的培育建设,还是企业家素质能力的评价,都应把握并遵循这一根本框架。
《企业家》杂志
弘扬企业家精神 传播管理智慧
刘兴国
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产教融合研究院执行副院长
丁贵娥
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
01 爱国是企业家精神的原动力
只有热爱祖国的企业家才会愿意长久扎根于中国大地,专心规划企业发展,不断将企业做强做优做大,才会自觉把企业发展与国家繁荣富强、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结合在一起,坚定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重大战略,自觉担当艰巨攻关任务,不断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。从清末民初的张謇到抗战时期的卢作孚、陈嘉庚,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荣毅仁、王光英,以及改革开放后的曹德旺等,他们都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。在新时代,企业家应将爱国作为自身价值追求,自觉提升在家国情怀方面的涵养,并将爱国情怀融入以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中。
“家”是对在特定领域中掌握某种专门学识,或具备突出能力的杰出人士的尊称,而企业家应当是在企业经营上有突出能力,且取得了杰出成就的管理者或创业者。只有那些在企业负责人岗位上长期敬业爱岗、拼搏进取、带领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的人,才能被称为企业家。作为企业家,他们注重的是企业的长期发展,愿意把带领企业发展视为其毕生事业,即使历尽千辛万苦,遭遇重重困难,面临严峻挑战,也会坚定地向前迈进。
02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价值驱动力
企业家是一群用创新来应对不确定性的人。当前的外部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,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,因此,创新的重要性尤为突显。企业要想从不确定性冲击和激烈竞争的夹击中脱颖而出,最可行、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加快推进创新,通过持续创新来构建并强化竞争优势,筑牢竞争壁垒,实现企业持续平稳发展。创新注定不会一帆风顺,企业家既要能承担创新中的困难和压力,也要能容忍创新中的失败和挫折。因此,勇于创新是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核心内涵之一。
企业家要敢于弘扬其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,坚定带领企业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。企业家既要全面开展创新调研,慎重做好创新研判,预先把握创新风险,又要敢于拼搏进取,坚定支持科研人员大胆探索,不断寻求在原创性创新、重大关键技术、“卡脖子”技术上取得实质性突破。
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企业家要坚持稳定增长的创新投入,持续优化创新机制,改革创新模式,强化创新激励,增强创新力量。
企业家在创新实践中具有多重身份,既是创新的谋划者、指挥者,也是创新的支持者、推动者,甚至还要做创新的实践者,他们要不断引领企业走向创新的道路,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。孙永才、任正非等都是勇于创新攻坚的企业家,分别带领企业在高铁、5G领域取得重大创新突破,成为全球行业领军企业。
03 诚信是企业家精神的道德基石
诚信是企业和企业家立足之本。企业家应该具备诚信的品质,言行一致,言出必行,诚实守信,要将诚信视为企业发展的第一生命线,作为企业家安身立命之根本。在合作中,企业家不仅要信守契约,自觉履行合同约定条款,还要带领企业在生产与服务中严守品质要求,尊重和保护消费者权益,绝不从事欺诈经营行为。
企业家应成为诚信守法的楷模,以法治意识、契约精神为基石参与现代经济活动,始终坚持在信用经济、法治经济中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。企业家应自觉加强法律法规学习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积极参与、支持和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,促进全社会道德素质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提升,更要时刻保持警醒,守牢底线,不做失信违法的事情。
在第五届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峰会上,一份由30多名民营企业家共同发起的“守法诚信、合法合规”倡议书,彰显了优秀民营企业家对诚信守法的重视,以及对将诚信守法作为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核心内涵的认同。
04 社会责任是企业家精神的价值实现关键点
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实现发展。企业的发展需要占用和消耗特定的社会资源,也需要社会不断培养和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,更需要社会有效吸纳和消费其所生产的产品。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这一客观基础,社会为企业提供了载体、注入动力、创造需求和实现价值。因此,必须构建并维持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良性循环,才能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。同时,无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和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,还是企业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的实践,都要求企业在发展中持续回报社会。因此,回报社会也是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内涵之一。
企业家是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键纽带,应牢记社会对企业家的期望,企业家要自觉增强回报社会的意识,建立合理回报社会机制,只有坚持真诚回报社会的企业家,才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企业家。一方面,企业家应确保员工与社会合理分享企业发展成果,包括提高员工福利,促进员工发展,积极参与社会公益福利事业,促进社会发展;另一方面,企业家应主动完善企业回报披露机制,接受社会监督。改革开放以来,涌现了不少感恩国家、回报社会的企业家,如长期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的陈光标,巨额捐资发展教育事业的曹德旺,以及在中国慈善企业家榜单中名列前茅的雷军、刘强东、王兴等人。
05 国际视野是企业家精神的必要素质
当今时代,全球化已成为大多数企业的追求,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。企业家们不能再局限于本地市场,而是要放眼世界,整合全球资源,依靠全球市场支撑发展。特别是那些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的企业,需要借助全球市场的竞争来实现做强做优做大。因此,放眼世界已成为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核心之一。
全球化发展对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。国际市场的法律法规更加复杂,地缘政治冲突频繁,市场需求多元化且易受政治因素影响。在全球化发展中,企业家应整合全球资源,布局全球化研发与生产,提升企业的全球竞争力,缩小与欧美先进企业的差距。
改革开放以来,尤其是新世纪以来,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,积极开拓业务,不断成长壮大,这也催生了一批具有全球眼光的杰出企业家,如张瑞敏、李书福等人都是扎根中国、放眼世界的典型代表。